http://www.gfjxx.com 2021-11-16 13:4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艾賓浩斯發現遺忘進程的規律是( )。
A.很快 B.很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19世紀末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早對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繪制了“遺忘曲線”。這條曲線表明,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最初遺忘速度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逐漸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遺忘是有規律的,即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負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幾乎不再遺忘了。故本題選D。
2.受到過去經驗和習慣的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是( )。
A.變式 B.定勢 C.同化 D.順應
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定勢,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故本題選擇選項B。
3.認為自己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這種心理現象稱為( )。
A.暈輪效應 B.刻板效應 C.投射效應 D.對比效應
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印象形成效應。投射效應是指因個體具有某種特性而推斷他人也具有與自己相同特性的社會心理現象,即“以己度人”、“將心比心”,認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別人也一定會有類似的言行和需要。故本題選擇選項C。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格的( )特征。
A.穩定性 B.獨特性 C.整體性 D.社會性
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人格的特征。人格的特征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人格的獨特性是指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成熟和環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遺傳、生存及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特點。人與人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格特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人與人的人格特點沒有完全一樣的,體現了人格的獨特性。故本題選擇選項B。
5.人們對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較籠統、大概、固定的看法,并以這種看法作為評價人或事物的依據,這種效應稱為( )。
A.首因效應 B.近因效應 C.暈輪效應 D.刻板印象效應
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印象形成效應??贪逵∠笫侵笇ι鐣细黝惾说墓潭捶?,對一群人的特征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征歸屬于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征,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故本題選擇選項D。
6.教育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最根本的區別在于( )。
A.是否有目的的培養人 B.是否促進人的發展
C.是否促進社會發展 D.是否具有組織性和系統性
6.【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首先,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其次,教育與其他社會現象的本質區別在于,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最后,教育活動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社會現象,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子系統,在這個子系統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三種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運動。因此,A選項符合題
7.我們常說的“三結合”教育一般指( )。
A.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結合 B.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家長教育三結合
C.校長、教師和家庭教育三結合 D.家庭、環境和學校教育三結合
7.【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教育概念的理解。廣義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占主導地位。另外,要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聯系,要使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協調一致,互相配合。因此,“三結合”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結合,本題選擇A選項。B、C、D三項均為干擾選項,故本題選擇A選項。
8.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合一”三大主張的教育家是( )
A.葉圣陶 B.李吉林 C.陶行知 D.蔡元培
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人物。生活教育理論,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稱。生活教育思想貫穿始終,內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涯中,生活即教育是他畢生所追求的。所以此題選擇C。
9.孔子重視啟發式教學,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對“憤”的解釋是(
A.“達其辭” B.“欲言而未能之貌”
C.“開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9.【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啟發式教學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出自《論語》,朱熹在《四書集注》中對這句話做了解釋:“憤者,心求通達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其中對“憤”的解釋為“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意為想要盡快解決卻有不能把它弄明白的心理狀態,所以D選項正確。
10.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理論基礎是德國教育家、哲學家兼心理學家( )。
A.赫爾巴特 B.桑代克 C.維果斯基 D.烏申斯基
10.【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人物。赫爾巴特理論主要有教育性教學原則、將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基礎、提出傳統的三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四階段教學:清楚、聯想、系統、方法。所以題干中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理論基礎是德國教育家、哲學家兼心理學家是赫爾巴特,所以選擇A。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劉紹文
上一篇: 教育學基礎知識考點-教師招聘模擬試題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3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