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fjxx.com 2022-10-12 13:44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能說出氣溫的相關概念和表述方式,學會計算某地的日平均氣溫和月平均氣溫。
2.通過閱讀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圖,掌握閱讀曲線圖的方法,具備計算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的能力。
3.通過氣溫觀測,增強關注生活、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準確判斷某地的氣溫在一天中和一年中的變化。
【難點】
運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理解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生活實例導入。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天氣變化的照片,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出是由于天氣的變化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問:通常用什么詞語描述氣溫,學生回答為最高溫、最低溫。教師以人們口中常說的某一天是具體的多少度去引導學生說出平均溫也是描述氣溫的方式。
學生回答: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
【問題】
(1)如何計算一天內的平均氣溫?
(2)如何計算一年內的平均氣溫?
【學生活動】
(1)日均溫=一天中8點,14點,20點,2點測得的氣溫相加再除以4。
(2)年均溫=12個月的月均溫相加再除以12。
【教師總結】描述氣溫有三種方法: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
2.氣溫日變化分析
教師PPT展示《氣溫日變化曲線圖》,學生讀圖回答。
【問題】
(1)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什么時候?
(2)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可以得到什么?
【學生回答】最高出現在14時,最低出現在日出左右,最高氣溫-最低氣溫=7攝氏度。
【教師總結】氣溫日變化圖分布規律: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最低出現在日出左右,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氣溫日較差。
3.氣溫年變化分析
【多媒體展示】教師多媒體展示陸地年均溫數據和海洋年均溫數據。
四人為一小組,仿照氣溫日變化圖,根據大屏幕所給數據,將陸地與海洋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圖繪制于同一張圖上,并找出分布規律,嘗試著計算年較差。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并繪制曲線圖、進行相關計算。
【教師總結】大家繪制的圖都特別準確也特別美觀,從剛才所繪制的圖以及計算當中可得出:
陸地上,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海洋上,最高氣溫出現在8月,最低氣溫出現在2月,最高、最低月均溫,海洋上比陸地上推遲一個月;氣溫年較差=年內最高月均溫-年內最低月均溫。
教師歸納:
日變化:一天當中14時氣溫最高、日出前后氣溫最低。日較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年變化:陸地氣溫最高出現在7月份、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份;海洋上氣溫最低出現在8月份、最低氣溫出現在2月份。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請學生分享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搜集所在城市去年一整年的月均氣溫,并計算出去年氣溫年較差。
四、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招聘高中美術《水彩畫》說課稿
下一篇: 教師招聘面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說課稿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3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